从进入十月开始,我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今年双十一,什么都不买。第一,没钱。第二,没什么可买的。每当听周围人激动地聊起双十一,我都一副贤者姿态:真容易被忽悠,能便宜多少?然而,生活要打你的脸从不给你反应时间。这么说吧,截至目前,理智、持家、高风亮节的我,待支付85笔。从立flag到翻车,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月。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下单就下单了呢?没有人能逃过双十一布下的天罗地网10月20日,我的手机从一大早就开始疯狂振动。胶囊咖啡机、品牌女装、圣诞小商品、坚果零食、避孕计生产品,甚至5年前光顾过的袜子店都在试图重新联系我,大致意思是,喜大普奔,老板带着小姨子跑啦,亏本大甩卖,错过再等一年!哦,双十一又来了,我倒要看看能有多便宜。预售定金立减前XXXXX名有赠品20元无门槛优惠券……“还不是先提价再降价,有什么可激动的”我心想。可是“到手XX元”的大字却像左手画条龙右手画彩虹一样在我脑海里魔性地盘旋。原本什么都不缺的我突然开始经历了一些灵异事件,换季没衣服穿了,护肤品见底了,脸上爆痘了,体重爆表了,刚买不久的口红突然它就不香了。在白送的好几百购物津贴面前,意志脆弱得像西红柿蛋花汤里的蛋花,一入锅,就散。“减50呢,不用可惜,反正也是必须买的,不算计划外”、“375了,还差25块钱,再康康有啥要买。羊毛西装外套不错,本来也想买,加一起凑800减更多……”等反应过来,定金花了近2000元。“满减”“到手XX元”“仅双十一当天”“不抢再等一年”……这些充满诱惑的词语,无形之中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片草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双十一买真的便宜了吗?满减、津贴、红包、赠品……高中毕业就没算过这么复杂的数学题的我,不得不花了一上午时间反复比价。牙膏洗面奶漱口水,考拉159选5件,赶快去薅;苏宁满159-60,退了重买;最后反应过来定睛一看,京东两件七折三件五折……下单-取消-再下单-再取消……那些自认为省钱就冲动下单的方案,往往被商家薅得最惨。为了李佳琦,我买了5支粉底、4瓶喷雾、3种隔离虽然背地里偷偷下单,但人前我还是努力维持“高冷”的一面——不去附庸关于双十一的探讨。然而,我逐渐发现,双十一这场大型购物节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吃饺子的“春节”。朋友见面第一句:你今年准备买啥?没人聊天的同学群:谁有打折清单借我抄抄。同事闲聊全是:李佳琦昨天又推荐XXXX。表姐也来找我合伙:互喵糖,瓜分20亿。无法参与对话的我,像是被全世界抛弃。“购物能手”、“省钱达人”跟我无话可说,“品质专家”嫌我不懂生活,就连天天拼多多的老妈都跟我炫耀自己的双十一战绩,这一刻我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生活的loser。作为群居动物,当身边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置身事外很难,学会跟群体保持一致才是自然选择。“今晚看看李佳琦直播?”一个邪恶的念头从我脑海中迅速闪过,“我倒要看看他的嘴有多能说。”只要一个晚上,全能乳、虫草粉底、冻干面膜已经躺在我的订单里。跟同事聊天变得有自信了,我又找回了从前的快乐。然而,一起消费快乐翻倍。在聊天中,我得知cdf免税店才是全网最低的消息。“这是我能错过的毛吗?”原本只想不被朋友圈抛弃的我,三天之内下单了5支粉底、4瓶喷雾、3种隔离。对此,我甚至焦虑到不敢点开“我的订单”。只要我不去看,它就不存在,就是这样的。双十一的快乐,在付款的那一刻就结束了不光是我,在信息和社交的双重轰炸下,过不过双十一的人都焦虑。在微博“你对双十一满意吗”的投票中,2.1万人投票给“满意”,26.3万人投票给“不满意”。不少年轻人表示,不想被双十一捆绑,却又无能为力。知乎热门话题 #双十一什么都不买,是种损失吗# 中,很多人表示,买吧,不知道买什么;不买,感觉错过了一个亿。这种买和不买都煎熬的终极原因是人类的“害怕失去心理”。商家通过各种宣传和手段,让人确信,如此巨大的折扣,买到就是赚到;而消费者心里想的是虽然并不是我主动想买,但是买了就能省钱,早晚能用得上。这种情况下释放的并不是真实的需求,而是一种对“失去”(巨额折扣机会)的心理补偿。因此,即便当下甚至未来都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然而,微博调查显示,80%的女性,在双十一疯狂购物后,没有任何悔意,但一周后,集体后悔。朱德庸在《涩女郎》里也说过:“女人的一生,一半时间花在购物上,另一半时间花在买完后又后悔里。”购物的初衷是购买必需的商品。而这件事,在双十一这场全民狂欢中被本末倒置了。我们在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资金成本过后,在面对一堆快递时,甚至连拆开的冲动都没有。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付款的那一刻,双十一就结束了。这年头,挣钱已经很难了,别让快乐的购物变成不快乐的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