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本頁主題: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joker999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4631
威望:1334 點
金錢:119880 USD
貢獻:30001 點
註冊:2006-11-25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这个春节,张艺谋大导演的《满江红》据说大获成功,赚得盆满钵满不说,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毫无保留的口碑。在中国当下“政治正确“与”“历史正确”语境之下,这样的题材肯定大有市场——哪怕它并不是在正面表现岳飞的大无畏爱国精神和秦桧的“卖国求荣”。

据介绍,该片讲述了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寻找凶手、查清真相这样一个精彩故事。

这个“悬疑喜剧电影”故事,大概率是编的,但大背景却是真的,即南宋初期宋金两国之间确实发生了“和-战”“战-和”拉锯战,宋高宗赵构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成了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跟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之间激烈斗争的“磨心”——最终似乎也成了跟秦桧一样的“卖国贼”,还把主战派领袖岳将军杀了去讨好金人……

其实这段广为人知的历史,给当下的我们在如何正确处理国际关系这个方面,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的——传统上我们似乎只会以“忠奸善恶”“精忠报国”“爱国求荣”“偏安投降”等等标签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殊不知国与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今人和局外人的种种评说,太多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尤其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历史上南方与北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征战——比如两宋与金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从来就不是只存在一条简单的“爱国”与“卖国”这一宏大叙事“主线”。无论今天还是古代,国际关系的处理都是一桩“技术活”。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国际政治,但它作为一门真正专业的学科不过百年。百年理论建设解释起数千年人类历史来,自然有所吃力;尤其是中国人理解国际政治,假如真有理论视角,那也大多来自《孙子兵法》《战国策》《三国志》等等国学经典。其中的学问若有用,那也只是普适于帝制时期。而作为历史研究方法论,这些学问更往往是缘木求鱼、捉襟见肘。

更不用说时至今日,若依然奉之为“历史正确”与“政治正确”的圭臬,抱残守缺,则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前段时间读到一个“大义凛然”的帖子,大骂一位学者为“大汉奸”。于是将该批判帖的批判对象的批判靶子——一段视频找来看了一遍,方知原委。那位“大汉奸”叫周大伟,学法律出身,其主要“谬论”如下:

和西方的古代史比较,古代中国历史的现代意义并不大,尤其是1840年以前的中国历史,尽管它频繁地改朝换代,尽管人们可以从宫廷的帷幕里编出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但整体过程是非常乏味的,因为那两三千年并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变革,远不如公元1500年前后的世界历史对我们更重要……

这个说法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西方有黑格尔,他曾说过类似中国没有历史只有改朝换代这样的话;中国有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和复旦大学教授唐世平先生,后者就曾劝导国人“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

而周大伟先生此论,更是着眼于“历史对现实的意义”这个角度而言。他认为只有“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特别是有比较的社会科学研究,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和歧路”。——这并不是什么“汉奸言论”,而是真正的“爱国言论”。

之所以回忆起这件事,是因为张艺谋的《满江红》令我想起了周大伟这句“尽管人们可以从宫廷的帷幕里编出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没错,炙手可热的张氏电影《满江红》,确实“精彩有趣”,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我看来却是很“腐朽”和很低俗的。

当然,一般观众看的只是个“热闹”,他们对一部电影“好坏”的判断,仅仅是“好看”还是“难看”。这当然无可厚非。我只是想“借题发挥”,蹭蹭张大导演的热度,来聊聊我对国际政治博弈方面的一点看法——如前所述,国际政治是一门“技术活”,无论主战还是主和,都不能以“爱国”还是“卖国”这样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来建构分析框架。



如果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那么,政治无疑是国人的信仰,而国际政治,则是被高谈阔论最多的分支。关于很多人对国际政治的认知,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好:

下限是左邻右舍的鸡零狗碎、上限是《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争霸,平均值则是“黑暗森林式国际政治想象”——要么“是我们的一盘大棋”、要么“他们迟早玩完”。

中国哲学家邓晓芒也说:

“我见过不少民间的谋略家或军事家,个个高卧隆中,放言高论,无非是战国七雄,天下三分,都是些厉害角色。但从他们嘴里听不到公平和正义,听不到人道和权利,也听不到价值和文明。所有的只是“赢”的技术和“霸”的良策;也听不到人间的疾苦和现实的纠结,所有的只是沉溺于章回小说中的自我陶醉。”

无论江湖段子,还是哲学家的洞察,国人对国际政治的认知,都停留在“丛林法则”,而非政治科学。之所以如此,离不开两大原因:

1. 清末以来的百年屈辱史,使中国由传统的天下朝贡体系,被迫转入现代国际政治体系,这个转型太快太猛,再加上期间又被意识形态裹挟。国际政治几乎和丛林法则画上等号,“弱国无外交”几乎成了国际政治领域的金科玉律;

2. 国际政治之所以成为“人人可谈,又人人乱谈”的重灾区,原因除了认知上存在天花板,更在于很多人从未意识到,国际政治不是侃大山,首先是门需要学习的学问: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国际政治,但它作为一门真正专业的学科,不过百年的历史。以仅有百年的理论解释千年的历史,自然有所吃力;很多人理解国际政治,即便有国际理论视角,但也多来自《孙子兵法》《战国策》等国学经典,这样的学问虽然普适于帝制时期,但往往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当然,就算愿意专研并深入思考“国际政治”的读者,还必须面临另一个严峻的现实,国际政治的诸多理论、范式、方法都来自米尔斯海默、肯尼思·华尔兹等外国学者,不但理论门槛极高,案例也“不太接地气”、更缺少“中国特有的问题意识”。

然而,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和平与转型,又离不开对国际政治的洞察与理解。因此,我们亟需一部能从宏观角度剖析国际政治,还能梳理人类国际政治的历史、融汇多位国际学者经典理论的作品,最好还能有中国人的问题意识。

赞(44)
------------------------
J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2-01 10:21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27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