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上的厕所究竟是如何处理排泄物的呢?这些排泄物最终都去哪里了?今天我们来看。
高铁如今已成为
国人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在坐火车的时候
难免会去几趟厕所
上厕所的时候
又难免会冒出一些疑问
火车上的厕所究竟是
如何处理排泄物的呢?
这些排泄物最终都去哪里了?
![]()
今天,花菜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铁路系统的“厕所革命”
揭秘一下
排泄物的最终目的地
[backcolor=rgb(0,]
1.0直排时代您见过行驶的列车底部风景吗?
您有过“伴僧吟对菊花风”的体验吗?
您听过“直排”这种专业名词吗?
如果有
相信您应该是
跟小编年纪相仿的中老年厕友
肯定对其深有感触
![]()
列车直排式厕所是什么?
对,您没有想错
当然是💩的直接排放
便池下方的管道直接通向轨道
如厕者的大小便直接排泄到
列车通过的轨道两侧
![]()
那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排泄物呢?
因为在列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
产生的气流压力下
不管是便便还是卫生纸
都会被强力分解抛散在铁路两边的路基上
甚至被分解成极其细微的气雾状颗粒
弥散在空气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终依靠环境自净能力实现净化
这种原始处理排泄物的方式
污染环境不说
还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染
给铁路养护人员及附近的居民
造成健康影响
![]()
但是当火车快要进站
或者进入环境敏感区时
包括通过特大桥、重点隧道等
为了防止排泄物污染环境
会锁闭厕所
![]()
当你“三急”告急
却发现列车进站
那种绝望
至今坐立不安
![]()
当你轨边避车
却发现有异物奔袭而来
那种绝望
至今无处藏身
2.0“集便”时代铁路客车出现真空集便厕所后
排泄物不再排泄到轨道两侧
而是通过真空
抽入车体下部的污物箱中
到规定的排污站后
通过管道和泵排入化粪池
有的输送系统上还配有破碎设备
专门对付粪污中的粗大杂物
![]()
那么,问题又来了
化粪池的粪便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3.0便污处理技术突破![]()
化粪池通过沉淀、水解和厌氧发酵
去除污染物
同时具有一定的拦渣作用
便污形成固体残渣和便污废水
固体残渣可以通过定期清掏外运到指定排放点
但此时的便污废水还是不能直接排放
因为铁路便污废水中尿液比例高
便污废水属于高有机物、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
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和抑制作用
相较于普通生活污水处理难度大
直接排放会破坏铁路周边生态环境
这时,便污废水就要进入下一站
![]()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反硝化作用
受碳源的影响较大
一般碳氮比小于3时
反硝化作用基本停止
脱氮效率大幅降低
因此,对于低碳氮比废水的处理
碳源不足或处理成本过高
成为最大制约瓶颈
处理难度极大
![]()
2020年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环境公司
与昆明铁路局研究所
针对铁路旅客便污废水处理难题
开展中试试验
采用
CRHIC-IntDN新型生物脱氮系统处理工艺
处理便污废水
![]()
CRHIC-IntDN新型生物脱氮系统处理工艺
其优越性在于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CRHIC-PN反应器 短程硝化+反硝化:通过短程硝化工艺将部分氨态氮稳定氧化为亚硝态氮,利用反硝化工艺去除进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与回流的亚硝酸盐,降低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浓度。
二是CRHIC-AMX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 在厌氧氨氧化菌(俗称“红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与氨氮转化为氮气和水,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总氮,而无需投加碳源。
双管齐下,效果奇好
成功解决了低碳氮比废水处理难题
目前,相关技术已申请获得发明专利
![]()
经过脱氮处理后的水
看上去颜色还很深
大大拉低了颜值
限制了资源化利用
这该怎么办呢?
这时,就该进入最后一站了
![]()
深度处理单元
采用微纳米臭氧技术
即采用专有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将臭氧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废水中
使臭氧与废水充分接触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
去除废水中的有色物质
杀灭废水中的病原菌
从而恢复水的颜值和安全性
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昆明南动车所
![]()
该项目是国内极少数
规模化高铁站集便器废水处理
以生化处理挑大梁的成功案例
在处理效率、占地面积
运行费用、管理及维护
低碳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至此,
铁路便污无害化处理
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所有经过处理的废水
都可直接排放或进行资源化利用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便污废水
对污泥消化液和垃圾渗滤液等
低碳氮比废水处理都有奇效
为水环境保护作出了
突出贡献
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