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问一句,凭什么?
你仇的是富,恨的其实是自己。
做销售当然就是要让人觉得舒服!
客户花了真金白银,不求有领导视察的待遇,要个赏心悦目不行?
谁的钱都不是捡的,选择高级消费,自然也是看中配套的服务。
你给卡宴前面弄两个穿拖鞋吆喝的哥,这车谁还敢买?这年头汽车早已不是稀罕货,就算是两家味道价钱一样的猪脚饭,你选整洁明亮还是一地烟头的?
你看这不顺眼看那觉得烦,怨天尤人,无非就是想躺着把钱挣了。你照照镜子,再看看新华字典,长得跟个馊了的生蚝似的,字都认不全,你凭什么?
能拿出这数买车的客户,没人会比你傻。又不是菜市场买菜,电子秤下面放个磁铁都玩不转了,人家买一帕拉梅拉莫非是冲着那点优惠券去的?
格局决定心态,越是狭隘的人破事儿就越多。专业的微笑和妥帖的服务,带来的情绪价值和感官体验对你来说比不过一包辣条,但对别人来说就是他下单的基本保证。
衣着整齐,大方时尚,笑容可掬,在自己专业领域对答如流。
这些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优点,怎么放女销售身上就成了缺陷?
有的汽车销售,问他们电池可不可以加油都要犹豫很久。一个下水道阀门做的改装方向盘卖你两千,完事你还把人家当兄弟,说会介绍朋友。
再看保时捷的女销售,有问必答,从来没看过《县委书记》也不知道什么叫官场风云,人家愣是从保险到坐垫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体验,莫非你真的不想去感受感受?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客户群体,你是买保时捷不是买油罐车。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一个合格的销售与恐怖小说作家同样深谙此道。
当别的4S店门口只有一圈小哥蹲着烧烟,这家店门口的销售让你突然很想奋斗,哪边让你更有探知欲一点?
或者又说,奋斗一词什么时候倒成了罪过了?
《从乞丐到CEO——我是怎么把安全套卖给太监的》、《丰裕社会》、《不完全竞争经济学》,这些文献好歹去看看。
只要不是垄断市场,客户就有无数种选择,卖方永远都处于弱势。想想看,你什么时候喜迎民营企业的产品涨价过?
开什么车不是开,去哪家店买不是买。你不见很多人点个单人套餐外卖要让店家送十份泡菜,市场就是就个规律,识时务者才为俊杰。
销售这东西都是小中见大,举手投足充满学问。
别总觉得人家是想刺痛你什么。解决客户需求是一条不需要强调的销售铁律,如果保加利亚妖王更能够吸引注意力,信不信明天保时捷门口就站一排兄贵。
我无法对一个为我着想的人做出任何指责,况且在享受这些服务的时候没有付过一分钱。
她们遭受的非议,只能说出于“当你免费给予,有时对方不一定会心怀感谢反而产生恨意。他们恨你给的不够多。”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销售身上,不如研究那些老头是怎么走到的今天这一步的。
什么“菩萨没错,和尚把经念歪了”,纯属扯淡。一本经合理合法,你去试试怎么念歪。菩萨上午叫你念欢喜禅,下午就叫你扫黄,就图他自己上下两个巴痛快,你一和尚,你怎么办?
做销售和做演讲的逻辑其实一样。你的重点应该是放在让对方相信你,而信任靠建立而不是靠威逼。
很多人不懂奢侈品的逻辑,认为花五千买件T的人要么是做脏账的会计,要么是连狗都有单间住但把老妈留在乡下耕地的少奶奶。会这么想问题的人肯定只在三流网文里见识过高端场合。
事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别人自然会懂我们,但事实是你不展示别人就不懂。在极短时间内要向陌生人传递出心智,就必须要让人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那些伟大的历史和惊险的故事留到后面去讲。
你都用瓦楞纸箱来装了,怎么让我信服里面装的是黄金。
销售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来自三教九流的人,在不确定客户倾向于潜在成交率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
用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客户,至少不会让对方记恨你。
想要说服他人完成你的目的,靠的不是恐吓而是吸引。
知道怎么让对方主动向你提问,比缠着说一堆套话好得多。
我家楼下卖烤肠的阿姨,生意好了后都知道把那手写的一元一根的牌子,找个复印店重新做个会发光的。
别把不修边幅当做是一种真诚。就算是艺术家,也只在作品里拓落不羁。
美好的事物,是可以引起人反思继而促进上进的。
与其说保时捷是在用漂亮的销售拉升自身形象的高度,不如说是惊艳的本质,让人注意起打量自己。
穿拖鞋去网吧是一种潇洒,但去卢浮宫就是一种不尊重。
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解构。离散的声音需要成调。
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思维需要继续前进。
不说什么穿衣自由,干哪行都要有解决需求创造价值的态度。
我只从这些销售身上看到一个个尽量把工作做到完美的普通人,而又因此变得特别耀眼的榜样。
很多人忽视仪式感的力量,就像早几十年人们爱谈论妆容精致的上海公交车售票员,认为这是在装。
但这不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就像我高中老师教我的:
“你必须牢牢记住,不利己的人更不会利他。”
“鼓掌最厉害的人,往往就是最卑劣的那一个。”
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