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儿时心中谜,古代人是如何打仗的?
本頁主題: 孙立平:儿时心中谜,古代人是如何打仗的?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icy_land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132366
威望:109794 點
金錢:91281 USD
貢獻:800091 點
註冊:2015-06-19
認證: 博彩區精英会员
2023-04-02

孙立平:儿时心中谜,古代人是如何打仗的?

【昨天,发了《再再重复一遍:21世纪可能是一个黯淡的世纪》一文。下午就传来东航广西空难的消息,132个鲜活的生命。加上最近的乌克兰战事。每天都是鲜活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一阵阵发堵。哪怕是对抗侵略的胜利,这时更直接感受到的也是沉重的生命代价。翻出一篇过去写的毫无现实意义的小文,算是在压抑中轻轻地叹口气】

小人书中那些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些从小就萦绕在心中的谜团。这些谜团,有的很有意思,但却没有什么太大意义,长大了也顾不上弄明白,就放在一边了。

比如,我们小时候都看过一些有关古代战争的小人书,像《水浒传》啊,《三国演义》啊,记得还有陆文龙大战金兀术啊,等等。反正很多都是和战争有关的故事。有时候,就不禁会想,那时候他们打仗都怎么个打法啊,先怎么打后怎么打啊?

疫情期间,闲居家中,特别是由于思想上已经进入退休状态,可以做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于是,就利用网络的便利,搜索有关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学找一些答案。当然,这不像做学问,纯粹就是为了满足儿时的好奇心,所以用不着从搜集第一手的史料开始(真正第一手的史料可能我也看不懂),权且把那些普及性的知识当学问吧。

主将单挑:古时候的斩首行动?

无论是水浒,还是三国,我们都很熟悉小人书中那两军对垒的场面:两军对阵,双方用弓箭射住阵脚。然后,从各自的阵营中飞奔出一员主将,报出姓名后,或叫阵对骂,或文雅挤兑。然后就是捉对厮杀,少则几个回合斩对方于马下,多则几百个回合不分上下。再然后,就是洪水般的士兵掩杀过去,一时旌旗飞舞,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主将捉对厮杀这个环节,有人将其称之为单挑,或斗将仪式。

老实说,一直到这次做功课为止,我都以为古人打仗就是这么打的。现在想起来,这也是那些战争场面没有能让我意识到战争的残酷的原因。因为那时的主将单挑,很有点美国前一段时间发明的斩首行动的战法。这种战法,死伤有限,较少殃及无辜。而那些战死的主将,往往会留下世代传说的故事,也算死得其所了。

但这次做功课才明白,这种打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小说家为了好看编造出来的,真实的历史往往不是这样的。在实际的战斗中,猛将带着士兵冲锋的情形是有的,通过这个起到提振士气的作用也是真的,但这样的时候毕竟很有限。因此,这种战斗中的牺牲者,往往还是那些无名的士兵。而作为个体而言,他们每个人做起的作用又是微不足道的。

在这次乌克兰战事中,事情似乎有所变化。开战仅仅20多天的时间,俄军已有多名高级将领阵亡。无疑,这又是斩首技术的功劳。当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生命,但如果战争中牺牲是免不了的,那么,以有限将领的牺牲替代众多士兵的战死,也算悲剧中的一点点进步了。

古人打仗的规矩与礼节

据考证,主将阵前单挑,作为交战中的一个环节,在中国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据说,那时候的战争都是贵族的事情,平民和奴隶是不允许出现在战场上的(这次我才知道,根据俄罗斯法律,义务兵是不能上战场的,战争是职业军人即合同并的事情)。所以,那时候的两军交战,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上去就是一顿乱砍乱杀,像小流氓打群架一样。相反,那时候的战斗,是要讲规矩的。

比如,打仗的双方首先要约定好时间,一般是吃完了早饭开打。战争的时间一般就一个早上,如果是大战的话,一般也不会超过一天。头发白的和年龄小的,是不能杀的。敌军败退,也只能追一定的距离,比如说50步,超过50步就不能再追了。

再比如,周天子曾经明确规定: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必须将战场设置在国界线上,战场范围不许超过这个,否则属于非法。打仗的模式是这样的:双方的战车兵出场时,对面而冲,战车上的贵族(战车兵全都是贵族)用长达几米的戈在两车相错时向对方横扫;战车大战分出胜负,之后才是由平民甚至是奴隶组成的步兵发起冲锋;因为当时的任何一名贵族都不愿意和平民一起战斗,否则是自贬身价。据说,双方交战的时候,派勇猛之士出去叫阵的仪式,就是来自于此。

而在这之后,这种主将单挑的故事不是没有,如关羽乱军之中斩颜良,但其实很少。这个做法也更多带有仪式的性质。

主将的输赢能否决定战斗的胜负?

我们看小人书的时候,往往是这样的印象:双方的主将出阵之后,经过若干回合的厮杀,结果,某一方的主将败北,或是落荒而逃,或是被斩于马下,对方就会排山倒海般地掩杀过来,主将败北的一方则溃不成军,大败而逃。由此,胜负已决,战争结束。

人越是单纯幼稚,就越是容易崇拜英雄。我们小时候就是如此。在看水浒三国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特别感兴趣于英雄榜上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但在那时候,内心里也不时会涌出一个困惑:那武艺最高强的人,比如在三国中武艺排在第一位的吕布,带领一支军队,不是就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了吗?接着的问题就是,整个战争的胜负,如果完全取决于两个主将的武艺高低,那号称几十万大军的士兵们仅仅就是摆设?还要用那么多粮草养那么多士兵干什么?难道士兵们不会一拥而上,把单枪匹马的敌将捉住么?说到底,决定战争胜负的,是那些神勇的武将,还是那浩浩荡荡的大军?

而这次查找资料,发现也不是这么回事,至少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或者大部分情况下不是那么回事。主将被擒全军溃败的例子确实有,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但反面的例子似乎就更多。在战争中决定胜负的是什么呢?更主要的还是军队的规模,军队在训练中形成的素质,兵器的质量,以及排兵布阵等因素。这样人们也就可以理解,兵法的价值就在于此。

古代那些士兵是哪来的?

我们看那些小人书的时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疑问就是:一场战争,双方的军队浩浩荡荡,那他们是怎么把这么多的人弄来当兵打仗的?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为什么会来送命?对这些人来说,打赢了,你屁也不是,打输了,你就更不是个屁,那他们的劲头是从哪来的呢?要知道,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啊,也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活人啊。他们真的就是一帮脑残吗?

中国古代军队的规模确实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兵民比例。据史料记载,秦朝是第一个可以进行百万级别战役的国家,秦灭赵的长平之战,秦国前后动员兵力约120万人,伤亡50万。后期歼灭六国的那些战役,也基本都是百万级别的战役。这些士兵从何而来?

说到这个问题,你真的不能不佩服古人设计制度的能力。秦国时,战争是平民唯一的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去当兵。唐初,实行府兵制,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条件,人们也愿意当兵。在灾荒年没饭吃时,当兵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实际的战斗中,古代士兵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杀敌的绩效的。古人生活不易,军饷也没几个钱,只有多杀人才能拿钱。在秦国,杀敌多者甚至还有爵位。基于这些福利,士兵们当然愿意勇猛作战。还有一些是军纪败坏的,比如,如果将领下令攻破城池即可随意劫掠,这就更是现实的动力。

赞(5)
------------------------
淡薄或贪得 愚钝是沉默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22 09:45 發表評論
icy_land [樓主]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132366
威望:109794 點
金錢:91281 USD
貢獻:800091 點
註冊:2015-06-19
認證: 博彩區精英会员
2023-04-02

引用
引用第30樓你的大表哥於2022-03-23 06:42發表的 :
的确如此

大表哥好
------------------------
淡薄或贪得 愚钝是沉默

TOP Posted: 03-23 07:24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23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