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人越长大,就越难回家?
小的时候,一不开心就马上往家跑,但长大后似乎就不能这样了。
好像长大,注定伴随别离;
好像长大以后,在 " 该离开家 " 的时候,没有离开家,就会被 " 讨人嫌 " 。
壹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
那个时候,毕业生的出路被分为了 " 升学 " 和 " 工作 " 两条路。
出门工作的那一波,很多被冠上 " 有出息 " 的帽子;
而留在家里备考的那一波,则成为了邻居与亲戚眼中的 " 落后者 " 。
因为在家里备考,被人质疑是在偷懒,是没跟上同龄人的步伐,是找工作没人要。
即便他们跟大部分在外工作的同龄人,付出同等比重的辛苦,每天埋头苦读到深夜,早上天不亮就起床。
为了备考,牺牲掉所有的娱乐时间,生活完全被学习挤压掉。可是也依旧没有人,将他们的状态与勤奋进取画上等号。
而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努力的场景,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里。
在成年之后,没有了一个 " 身份 " 的保障,似乎连待在家里,都需要一个 " 理由 " 。
家,再也不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了的。
贰
而即便是上班之后的成年人,想要回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外工作不开心,回家一趟,或许在你看来是放松心情,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 " 你出现问题了,回家躲清静了。 "
我们的成长轨迹,一年一年地不断向家的方向远离,年龄越大,就会离家越远,正大光明回家的理由也就越少。
就像嫁了人的女生,受委屈回家时,时间待久了,也总会被说闲话。
外人会猜测你是婚姻出现问题了,或者是手头紧回家要钱了,却唯独不会想到,你只是想家了,只是想回家看看了。
成年以后,好像家就理所应当成为 " 不能长待 " 的地方,成为成年人默认的 " 退路 " 。
所以,只要听到谁回家了,就会默认为他是失败了,退缩了,在外面没有过好,放弃了。
正因为这样,成年人越来越不敢回家了,但同时内心又非常渴望家的温暖。
叁
但我想,在大多数质疑你回家的种种声音中,有一种是绝对不会出现的,那就是你父母的声音。
父母不会定义你成功与否,他们只想知道你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他们不在乎你挣了多少钱,升到什么职位,他们只在乎你钱还够不够花,过节能不能回家。
小学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回一次家;
高中的时候,每个星期回一次家;
大学的时候,半年回一次家;
而等到工作之后,每年的春节才能 " 名正言顺 " 地回家。
2021跨年的时候,有很多网友拍下了自己过年回家,父母的反应。
有人带着一家三口驱车2800公里回家;
有人没提前打招呼想要给父母一个惊喜;
也有人迫不及待直接跑到家人工作的地方。
见到孩子回家,有的父母笑,有的父母哭,有的父母惊讶,也有的父母兴奋地大叫孩子的名字。
但是等到反应过来后,都会开心至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
成群结队回家过年的人,在大厅里买票,有些害怕买不到票的人,甚至在前一天晚上,就等在了大厅里,肩上挎着给父母买的棉衣,手上拿着给孩子买的零食。
还有一些人因为没买到坐票,就站着一路回家。
无论天气再寒冷,他们的心里也是暖的,因为他们知道,路的尽头是家,是温暖,是团圆。
前两年,有一个很火的词叫 " 摩托车大队 " 。
说的是一大帮同乡的人,过年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骑摩托车回家,顶风冒雨,道路湿滑时还会一不小心摔倒,遇到凝冻封路时,只能推着车走路。
因为路途遥远,甚至有人四天四夜才能回家。
但是不管回家多远,道路多难,遇上多少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带着一年的收成回家的迫不及待与喜悦。
就像那句话说 " 人生中最不能错过两件事,莫过于回家的末班车,和深爱着你的人。 "
无论是大节还是小节,无论有钱没钱,无论车票有多难买,我们都要记得回趟家,都要记得笑着回趟家。
下次过节,就回家吧。
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