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万日元:只讲数字,不讲全局
李女士亲口承认,这8.4万日元的抚养费,是在王局三年无收入的情况下签订的离婚协议(中的一项),且该费用仅限于孩子的基本生活费,夫妻共同财产,早在国内已经完成分割。
另外,她又补充说,除每年100万日元(每月8.4万)生活费以外,王还要承担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所有教育费用。
那么,我们来算一笔账,在日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支出是多少?作为硕士和博士家庭的后代,我相信他们大概率不会让孩子去公立学校放羊,而是选择私立学校:
・从三年级开始上私塾(补习班)
・三年私立初中
・三年私立高中
・四年私立大学
・保守估计,学费总额约:1000万日元
+ 生活费按每年100万日元计算,从离婚起至大学毕业,总计约 1500万日元
合计:2500万日元(120万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前妻向公众展示的,只有8.4万日元(4000人民币),与这2500万日元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何止百倍?
2) “靠前妻拿签证”?逻辑不通
李女士称,王局最初来日本时,挂靠她的家族滞在签证。但问题是,以王局本人的条件,无论申请工作签证,还是经营管理签证,获批率基本是100%(这又不是入籍),简中推那么多黑中介,这点基本常识会不清楚吗?
那么,他为何要通过前妻的家族滞在签证来日本?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毕竟当时没有收入了)。
但是,离婚之后呢,两人都不可能再持家族滞在签证,那么他们现在分别是什么签证?
・王局:经营管理签证(大概率)
・李女士:经营管理签证 或 工作签证
注意,如果李女士持经营管理签,但实际却在王局的公司工作,那就违反了日本法律(资格外活动)。如果她是工作签证,那就只能是挂靠在王局的公司。
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在依靠谁拿签证?
网传“王局靠前妻拿签证”,但实际上,李女士离婚后能够继续合法留日,正是靠着前夫的公司能够正常经营。所以,到底是谁依赖谁拿签证,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3)“家庭暴力”还是“网络暴力”?
关于家暴的指控,分为国内和日本两个部分:
・国内:双方各执一词,但均无法取证。
・日本:李女士明确表示,王局在日本没有家暴她,唯一的争议点是吃饭时踹了一次桌子,以及,我们都听到的那句“你给我滚!”。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算“家暴”?
・据共同朋友称王局脸上经常有伤,这算不算“家暴”?
・在前夫现任怀孕9个多月的时候,明确表示要去“恶心”对方,甚至在对方家中住了9天,这算不算“家暴”?
・未经他人同意,在法治国家曝光他人隐私,导致其名誉造成难可挽回的损失,公司经营受阻,这算不算家暴?
在日本,侵犯隐私或损害名誉,不仅可通过民事诉讼索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触犯刑法。然而,在明知满世界的敌人都在虎视眈眈,伺机抓住他把柄的情况下,她依然选择如此行事,还做成了“连续剧”。
曾经饱受网暴之苦的她,如今却以“同样的方式”将矛头对准孩子的父亲。这一系列爆料,无异于递刀子,足够让前夫的敌人借此话题翻炒十年,成为持续攻击的利器。
所以,究竟是谁在“家暴”谁?谁又在利用网络暴力解决私人恩怨?
原本不愿介入私人纠纷,但当此事已上升为公共议题,看到众多人被误导、黑白颠倒,实在忍不住要说几句。
以上所有内容,都是基于事实,无需站队。只要还有基本的理性思考能力,未被嫉妒与仇恨蒙蔽的人,都能看得明白。
最后,我再一次建议两位放下恩怨,坐下来好好谈谈,搁置争议,一起合作开发。毕竟,无论怎样,你们有共同的孩子,这场争斗不管谁赢,最终输的都是她。
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