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我发现一个规律。
一到年底,周围人的焦虑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增长。
不间断的微信状态更新,不是 " 疲惫 " 就是 " emo " 。
朋友圈分享的歌曲和鸡汤、凌晨两三点的微博点赞……
每个成年人都在生活里留下关于焦虑的蛛丝马迹,哪怕他们脸上看起来那么波澜不惊。
壹
前段时间,听一个同学吐槽:
" 我身边有好几个焦虑型朋友,不知道在焦虑什么,他们可都是有钱人啊。以前我还耐着性子开解他们,但最近想明白了,我这个行为就是光脚的开解穿鞋的啊,显得我们脑子都有点问题。 "
听着她的自嘲,我忍不住笑着问: " 那你这个光脚的不焦虑吗? "
" 焦虑啊,这年头谁不焦虑。 "
是啊,好像焦虑早就成了我们这代人的代名词。
想起刚毕业的时候,月薪只有3000,在组里的定位就是工具人,每天被困在重复和琐碎的工作中。
低价值且没有成长,这是我最初的焦虑。
而当工资发到手,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的生活费,似乎让我的焦虑变得更具体了。
哪怕我刻意不去想,焦虑都会猝不及防地从毛孔里钻出来。
当我想吃一顿单价超过30元的外卖,还要计算接下来的伙食费;当我喜欢的衣服好不容易打折,银行卡里却没有一点多余的钱。
那时候,我深刻地明白,穷人不配拥有生活。
我不敢停,也不能停,稍稍松懈,别说养不活自己,连温饱都成问题。
焦虑发作更严重时,是我在朋友圈里,刷到毕业就回家捧着铁饭碗生活的同学,看见已经有车有房谈婚论嫁的朋友。
这些焦虑时刻能瞬间激起我的鸡皮疙瘩,并非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这一切背后的原罪,不过是我过得不够好,是我赚得不够多。
贰
那时候,我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前辈,机缘巧合加了她的微信。
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当时看了她的朋友圈,我暗暗地想:要是能去她的公司就好了,要是能像她一样就好了。
一年之后我竟然真的去了她所在的公司。
但当时,她已经离职了。
那时的我,薪资比之前翻了三倍还多,也终于和那些我认为优秀的人一起共事。
终于摆脱了重复琐碎的低价值工作,也终于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吃点好的、打扮打扮自己。
可当执念已久的事情真正完成之后,会有激动狂喜,但也不过只是在完成的那个瞬间而已。
而往后,那些爆裂的狂喜,会再次被如约而至的焦虑冲淡。
上班第一个月的策划方案几乎都被批得毫无可取之处,哪怕自己是那个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和大家一起开会时,仍然完全跟不上头脑风暴的速度,除了点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我开始担心自己的绩效不达标,担心某一天就会被开掉,担心那些或许压根就不会发生的事情。
原来,工作的更替,薪资的上涨为焦虑划下的不是句号,而是破折号。
所谓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资,都会重新定义你的焦虑。
叁
之前有朋友调侃: " 流水的困难,铁打的焦虑。 "
我常在想,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关于金钱和梦想,关于那些想拥有却还未得到的一切……
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由生活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
无法揣测的未来,无法预知的结果,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难受的。
我一直很喜欢一个b站的up主刘梦娜。
刚毕业的那几年,她做过包快递的营业员,做过市场销售,做过策划。
最后,她决定成为一个视频博主,相对自由的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会更大。
焦虑是时刻伴随的,但今年她忽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退掉房子,只留下一个行李箱的东西,旅居全国。
原因很简单,她枯竭了。
每天都被困在不知道拍什么视频的焦虑中,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改变。
旅居大半年,她忽然发现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人总归是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
她说的一段话我一直都很喜欢:
" 曾经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开豪车的人,也会想着自己一定要过那种生活,如今我依旧买不起,但也不再羡慕他们了。 "
忽然觉得,其实很多人缺乏的并不是解决焦虑的方法,而是面对焦虑的勇气。
花期没来的时候,总是去焦虑什么时候开花,却忘记现在只需要好好浇水;花期来临之后,又害怕开得不如别人鲜艳,却忘记现在是自己最美的时刻。
焦虑的确不会消失,但也正是焦虑在帮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
无论是在看得见的地方或是看不见的地方,成长都在焦虑的浇灌下生根发芽。
肆
前几天看到有人在微博上问童话大王郑渊洁:
" 爷爷,我总是忍不住去想以后的事情,很难安于现状,整个人都很焦虑怎么办? "
郑渊洁回答说: " 居安思危并不是件坏事。 "
当时就被郑渊洁的这句话治愈了。
想起以前看过一个关于 " 焦虑 " 的解读:焦虑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也正是因为它,人类这个物种才会不断进化。
亦舒说过,人最应该崇拜的是我自己,只有我才会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
或许我们都很难成为自己希望中的人,甚至很难想明白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是在这条关于抵达和寻找的路上,我们终究都会在焦虑中变成更好的人。
赞(2)